近來,全國各地較大電網順利完成了迎峰度夏和確保兩個奧運保電任務。但由于前段電力價格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.5分錢,仍然給全國工業企業帶來了成本增加的壓力。
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的水泥工業,電、煤能源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水泥的生產成本,成為制約水泥發展的瓶頸。自電力價格上漲以來,一些市級政府又出臺了水泥電耗限額的相關規定,在確保節能政策實施的同時,水泥企業面對能源電力價格上漲又是怎么應對的呢?
陜西:水泥價格上漲難以覆蓋成本上漲
從今年7月1日起,國家發展改委宣布將全國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.5分錢。這2.5分錢卻給水泥生產成本帶來了不小的影響。
據了解,水泥企業噸水泥電耗90千瓦時(不考慮余熱發電),噸水泥電力成本為45-50元,約占水泥生產成本的27%,占水泥價格的20%。
有行業人士分析,此次電價上調0.025元/千瓦時,將導致噸水泥成本上升2.25元或1.2%,水泥價格需上漲2.25元/噸或1%,才可以抵消此次電價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。
陜西堯柏特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堯柏特蒲城分公司9月份水泥出廠報價,P.C32.5約370元/噸,P.C42.5約385元/噸。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坦言,隨著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,對企業的成本已造成相當大的壓力,這次水泥電力購進價格又再次上調,雖然上調幅度較小,但對水泥這樣的耗電大戶還是很有影響的。目前水泥價格也出現了波動,前幾月的最高價格上漲幅度已突破百元,最近的一次報價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漲30元左右。盡管水泥價格上漲,產品旺銷,但卻難以覆蓋成本上漲,企業利潤仍然相當微薄,情況堪憂。
有行業人士指出,能源價格上漲幅度遠遠要高于水泥價格上漲幅度。往年水泥企業煤炭購進價格年平均每噸218元,電力購進價格年平均每千瓦時0.49元,水泥出廠價格年平均每噸222元,煤炭比水泥便宜;今年上半年,水泥企業煤炭購進價格累計平均每噸460元,電力購進價格累計平均每千瓦時0.6元,水泥出廠價格累計平均每噸263元。煤炭價格翻了一番,電力價格上漲22%,水泥價格只漲18%,水泥價格上漲難以覆蓋成本上漲。
海南:電力價格上調余熱發電成效突出
面對電力等能源上漲困局,很多水泥企業主動上馬余熱發電系統以控制成本。在電力吃緊的海南省,國投海南水泥公司余熱發電成效尤為突出。
“今年是海南電網歷史上電力供應最為緊張的一年,作為高能耗企業,‘減排、再利用、再循環’的生態經濟模式一直是國投水泥追求的目標”。國投海南水泥公司辦公室張秘書說到。該公司建立的余熱發電系統在確保水泥連續生產,控制生產成本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|